龚隽
研究生导师
龚隽,男 ,1964年生,江西南昌人。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7年就读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攻中国哲学史方向,1990年毕业并获哲学硕士学位;1990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师从肖蓵父教授,主攻中国哲学史方向,1993年毕业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2001年,就职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所长。2002-2003年度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人。2002年起至今,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教授,副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哲学系佛学研究中心主任,2024年任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中山大学哲学系双聘教授,兼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东方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科院评价研究院宗教专业委员会委员,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2013-2015年),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通讯研究员(2014年-2015年)、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研究员(2015-2-16年)、《新史学》(中华书局)学术编委,《汉语佛学评论》(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人间佛教研究》(香港中文大学)编委,《人文宗教研究》(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主办)编委等。主要从事中国佛教思想史、比较宗教学及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
1、科研方面:已在海内外著名学术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六部,译著一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分别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哲学史》等一类学刊发表论文10余篇,并分别有英、日文译文在国外学刊发表,这些研究成果在海内外同行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一些研究已成为相关领域内标志性的成果。国内最权威的宗教学刊《世界宗教研究》(2017年第六期)有“中国佛教学者龚隽”的专门介绍。本人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中一项为重点项目,省部级社科基金一项,横向研究项目3项,共计研究经费100余万元。在佛学研究领域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中国佛教解经学研究。本人是国内较早系统地从解经学的视域来讨论佛教思想史的学者,在海内外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10余篇,这些研究大都具有开拓性质,并在海内外同行学界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学术影响力,中国佛教解经学研究也因此成为当前国内佛学思想史研究的一大热点。2、近年来就近代中国佛教知识史的研究,从经史之学的角度做出了深刻的论述,所出版的专著《作为“知识”的近代佛学史论—在东亚视域内的知识史论述》(与旅日华裔佛学教授陈继东合作,本人第一作者)代表了相关领域内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之一,该成果对于近现代中国佛教学术史或知识史的研究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并获得广东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3、中国禅学思想史研究方面,本人出版的专著《禅史钩沉—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史论述》对于中国古典禅学思想史的一些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全新的论述,取得了许多突破,被海内外学者评为“标志着汉语学界禅学研究新阶段的到来”。该书2009年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与著名旅日华裔佛学教授陈继东合作的《中国禅学研究入门》则对近代中外禅史研究作了系统和有深度的学术史评论,成为国内有关禅宗学术史研究的标志性著作,并成为专业研究生必读参考书。这些研究,无论从新材料的使用,还是学术方法、观念的提出等,都成为中国佛学研究领域中具有前沿性与标志性的成果。此外,本人主编的《汉语佛学评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已出版7辑,该学刊已成为东亚佛教研究中重要的学刊,在海内外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2、教学方面:本人担任教授以来,坚持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专业或通识类课程,并按质按量地完成了学校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如近五年为哲学系的本科生开设了中国佛教思想史、佛教经典与诠释、中国佛教文献概论等专业课程,为全校通识课程开设了中国佛教思想史、国学经典与生命哲学等选修课程。在为本科所授课程中,本人能够将传统文化的经典研读与现代学术的研究方式相结合,培养学生在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方面奠定一定的文本与思想史的基础,在教学中能够把对学生的人格、生命观的养成融入到传统经典教育当中。同时,也适当地向学生介绍相关课程专业内容的研究动态与研究方法,培养他们今后进行相关研究的基本质素。授课所运用的材料方面,以经典文本结合现代相关典范学术史的著作,让学生对于传统思想史的了解能够结合原典文本来进行,为他们能够较深入地解读中国传统思想打下比较好的基础。这些年所开设的本科课程中,务实而不务虚,讲课的内容让学生受益良多,课程效果良好,受到学生一致好评。
近年来还培养了国内外博士研究生30余人,硕士研究生10余人,除在读的研究生外,大都获得学位并顺利毕业。近五年来为本系研究生开设了共六门不同的专业课与基础理论课,在为研究生所开设的课程中,能够不断更新内容,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到研究生的教学当中。特别注重对研究生研究能力、学术研究方法论的培养,教学当中相当重视学术方法与学术问题意识的教育,同时能够将最新国际研究的相关成果及时地带入到研究生的教学当中,让研究生能够较快了解本学科最新的研究讯息与动态。另外,在研究生的教学当中,还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前沿专家来到课堂进行讲学与交流,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在教学当中也适当结合一些田野调查与参访,让研究生能够深入中国社会生活中去理解所学内容,走出纯理论研究领域,使宗教研究与现实生活结合,为现代精神文化建设提供参照。组织学生到广州市区宗教场所作田野调查与参访,了解中国宗教现状,调查报告呈送广州市民宗局,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附一:近年主要学术成果
(一)、著、译类:
1、《中国哲学通史》(隋唐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与李大华、夏志前等合著,本人为第一作者),64万字(本人著写6.5万字),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版。
2、《作为“知识”的近代佛学史论——在东亚视域内的知识史论述》,商务印书馆,2019年6月版,ISBN 978-7-100-17183-0。(37万字,与日本近代佛学史著名教授陈继东合著,第一作者)(该作品荣获广东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2等奖)
3、《觉悟与迷情:论中国佛教思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0月版,20万字。ISBN:978-7-5325-6533-7.
4、《中国禅学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禅史钩沉: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史论述》,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该书荣获2009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6、《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7、《禅学发微——以问题为中心的禅思想史研究》,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2002年版。
8、《大乘起信论与佛学中国化》(修订版),收录于“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31辑,台湾佛光出版社2001年版。
(二)、编著类:
1、《汉语佛学评论》第1、2、3、4、5、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分别为2010、2012、2013、2014,2019、2021年)。
2、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学术思想评论》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东亚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学术思想评论》第七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反抗的现代性:二十世纪日本禅佛教、京都学派与民族主义,《世界哲学》2004年第2期。
(三)、论文:
1、从“能近取譬”到“指事问义”:中国哲学的一种说理方式,《人文研究》2022年第2期(ISSN:0447-662X),第11-17页。(该文为《社会科学文摘》(上海社科院)2022年第期转载第33-35页)
2、从经史之学到道学:再论北宋思想史上的辟佛论,《中国哲学史》(ISSN:1005-0396)2022年第3期,第25-32页。
3、中国禅的通经与解义:从初期禅到洪州宗,字数:14211,《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2期(总第118期),2021年3月版,第6-55页。
4、中古禅学史上的《心经》疏:一种解经学的视角,字数:12000,《世界宗教文化》2021年第1期,2021年3月版
5、宗教史研究如何面对经验与文本:以近现代中国佛教史研究为例,《世界宗教研究》2020年第一期,第44-55页,ISSN 1000-4289()
6、虚构与真实之间的禅史书写,《读书》第11期,第55-61页,ISSN:0257-0270,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7、龚隽谈汉语佛学史研究,《上海书评》2019、7、13
8、从《华严经》到《圆觉经》:唐代华严教学中的经典转移,《世界宗教研究》2018年第1期,第87-95页。ISSN1000-4289.(全文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宗教》2018年第4期转载,ISSN 1005-4162,第61-68页。)
9、近代中国佛教经学研究:以内学院与武昌佛学院为例,1万6千字,《中国哲学史》2015年第三期,第5-14页,ISSN1005-0396(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15年第六期全文转载,第45-54页,ISSCN 1005-4162。)
10、民国时期佛学通史的书写,《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6期发表,人大报刊资料《宗教》2014年第2期,第57-63页。)
11、作为“知识”的近代中国佛学之书写——以民国时期佛学概论与通史为例,《南国学术》,2014年第4期,第76-94页,澳门大学出版,ISSN:2311-7370
12、太虚档案(一):太虚法师与民初(1912-1913)政党,(与赖岳山合作整理),《汉语佛学评论》第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1-95页。
13、重估太虚法师(引论)-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民国教育部档案为中心(与赖岳山合作),《汉语佛学评论》第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1月版,6万3千字,第96-180页。
14、一个非西方视域下的埃克哈特(书评),《古典研究》,2014年秋季刊(总第19期),香港古典教育基金,第115-120页,ISSN2079-0473。
15、经史之间:印顺佛教经史研究与近代知识的转型,《中国哲学史》2013年第1期,第109-120页,ISSN:1005-0396,3万字。
16、1980年代以后大陆禅学史研究论评,《儒家文化研究》第5辑,郭齐勇 主编,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11月版,第346-371页。
17、中国禅学史上的“坐禅”观念——以六到九世纪禅史案例为中心,《佛教禅坐传统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法鼓山出版2012年。
18、铃木大拙与东亚大乘观念的确立:从英译《大乘起信论》(1900年)到《大乘佛教纲要》(1907年),《台大佛学研究》第23 期,2012年。((日译),《大谷大学研究年报》第74集,2022年6月版,法藏馆出版,第138-184页。)
19、唐宋《圆觉经》疏之研究:以华严、天台为中心,27000,《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2期,2011年5月。
20、1980年代以后大陆禅学史研究论评,《儒家文化研究》第5辑,郭齐勇 主编,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11月版,第346-371页。
21、近30年中国大陆佛学研究的评论和未来期待,第39-41页,《当代学术状况与中国思想的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000字,2011年3月版。
22、(翻译)西方的东方学与禅学论述,8500字,《汉语佛学评论》第2辑,第4-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5月版。《中国禅学》第5卷,第92-10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版。
23、近代中国佛教学中的“知识”概念——以为欧阳竟无和太虚两系为例,收入铃木贞美、刘2辉 编《东亚近代概念与知识的再编成》,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2010年3月。
24、晚明佛学与儒典解经——以智旭的《四书藕益解》为中心,《哲学门》第十卷,第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
25、胡适与近代形态禅学史研究的诞生,刘笑敢 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第5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270页。
26、译经中的政治——李提摩太与《大乘起信论》,2008年,《新史学》第2辑,中华书局,2007年
27、从智顗、知礼对《观音菩萨普门品》的诠释看天台宗的解经学”,《哲学研究》,2008年第4期
28、“宋明楞严学与中国佛教的正统性:以华严、天台《楞严经》疏为中心”,《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3期
29、北宋天台宗对《大乘起信论》与《十不二门》的诠释与论争,《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3期
30、再论中国哲学史作为“科学”的合法性危机与意义,《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31、唐宋佛教史传中的禅师想象——比较僧传与灯录有关禅师传的书写,《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10期(2005年)
32、梁译《大乘起信论》的本觉思想分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3、欧美禅学的写作方法——一种方法论立场的分析,《中国禅学》(第三卷)中华书局2004年
34、“反抗的现代性”:二十世纪日本禅、京都学派与民族主义,《世界哲学》2004年第2期。
35、在自由与规范之间——略论中国禅的“游戏三昧”及其与律制的关系,《哲学研究》2003年第9期
36、中国禅宗历史上的“方便通经”——从六世纪到九世纪,《中国学术》(第十辑),2002年。
37、道生的顿悟学说与早期禅的交涉,《曹溪禅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禅门中的顿渐新论,《正观》,总第17期,2001年。《学术思想评论》第10辑。
39、僧肇思想辨证——〈肇论〉与道、玄关系的再审查,《中华佛学学报》(第十四期),2001年。
40、作为思想史的禅学写作——以汉语语境禅学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论考察,《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五期),2000年。《学术思想评论》第9辑。
41、禅是佛教吗:“批判佛教” 关于禅的观念检讨,《中国学术》(第四辑),2000年。
42、重提印度禅与中国禅——一种早期的思想史观察,《中国佛教研究》,(第二卷第二期),1999年。
43、欧阳竟无思想中的三个论题,《哲学研究》,1999年12期。
英文发表:
1、The Concept of GongSheng in Daoist Philosophy:Examples from Laozi and Zhuangzi (道家哲学中的共生观:以老、庄为例),GongSheng Across Contexts:A Philosophy of Co-Becoming,Ed. By Bing Song,Yi Wen Zhan,Palgrave Macmillan,2024,ISBN:978-981-99-7324-8,P71-90.
2、Co-dependent Origination and the Doctrine of GongSheng:A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the Harmony of Humanity,Nature,and Civilization (“缘起”与“共生”——佛教对人与自然、文明间和谐之道的启示), GongSheng Across Contexts:A Philosophy of Co-Becoming,Ed. By Bing Song,Yi Wen Zhan,Palgrave Macmillan,2024,ISBN:978-981-99-7324-8,P.109-122.
附二:学术获奖
1、《禅史沟沉: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史论述》一书,2009年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民国时期佛学通史的书写”获得2015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证书编号:2015-B-3-198
3、《作为“知识”的近代佛学史论——在东亚视域内的知识史论述》一书,2021年获得广东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
附三:研究项目
1、中国佛教解经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批准号:06c-02),4万元人民币,2012年获得“优秀”结项。
2、中国佛教的解经学传统与近代佛教知识观念的形成,2011年中山大学重大培育项目,15万元。
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典解释与佛教中国化研究,一般项目,批准号:13BZJ015.
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佛教解经学专题研究”(立项号:13AZD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