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在知行楼阶梯教室,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公共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徐建华应邀来院为全体师生做题为《佛教文献多面观》的专题报告,从佛教文献的概念生成、流转传播、内在张力、译介转抄、整理保存、内外分判、疑伪区别等多面视角进行讲解和分梳,听众受益良多,现场气氛热烈。本次活动由副教务长法光法师主持。
首先,徐建华教授由“文献”、“佛教文献”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导入,指出“佛教文献”在历史空间的流播中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而得出“何者为内典”、“何者为外典”的问题;对佛教文献在生成和流传过程中的存在形式(材质、目录、版本、计量、媒介等)进行细致解读和比较展现了佛教文献作为“历史文本”的文化厚重感;通过对“佛教经典”的分类体系引出“九分教”、“十二分教”、“三藏”等指称的来源和依据,转而系统介绍了汉译佛经的价值特征、译介主体、标准沿革、流传途径等内容揭示了“佛教经典”对于时空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形态的养成和转变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最后举证分析了“内典”和“外典”、“疑经”和“伪经”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产生的根源性问题,深化了全体师生对于佛教典籍体系的认知以及对于佛教文化体量和温度的感知。
随后,徐建华教授还与在场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互动和交流,消除了彼此之间由于认知背景和理念结构不同所带来的观感阻障,拉近了彼此的身心距离。本次讲座活动在此起彼伏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我们也期待与老师的再度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