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问道——文明互鉴与宗教中国化研讨会在浙江佛学院(总部)成功举办

来源:浙江佛学院 发布时间:2024-06-15

2024年6月14-17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浙江佛学院(总部)和雪窦山书院协办的“之江问道——文明互鉴与宗教中国化研讨会”在浙江佛学院(总部)举行。此次论坛旨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不同宗教间的交流与对话,探索研究宗教中国化的路径。


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6月15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我院阶梯教室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佛学院院长、雪窦寺方丈怡藏大和尚致欢迎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向宁波市民宗局、奉化区民宗局和浙江佛学院(总部)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谢意。他简要回顾了浙江佛学院(总部)与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的历史,并对第二届研究生论坛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宁波市民宗局副局长顾桃霖对嘉宾的到来致以诚挚欢迎,并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上提出汲古论今传承创新、优势互补共谋发展、正信正行世界一流等三点想法,对此次论坛的举办提出了美好的希冀与展望。奉化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义廉,区民宗局副局长胡坡,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暨哲学院、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魏德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暨哲学院姜守诚教授、惟善副教授以及基地办公室主任王丹,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原院长、我院副院长张伟教授等参加了开幕式。我院常务副院长持定法师主持开幕式。


领导致辞


怡藏大和尚致辞


怡藏大和尚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雪窦山逐步形成了以浙江佛学院为主阵地,开展学术思想研究和文化交流传播的雪窦山文化发展模式;并与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合作,在我院设立了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育实践基地。今天,第二届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专业研究生论坛我院顺利开幕,是双方深化合作的又一生动实践,对中国宗教学学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深刻影响。


张风雷致辞


张风雷教授首先代表教育部人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向各位领导的到来和浙江佛学院(总部)为本次论坛所做的大量筹备工作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表示,浙江佛学院(总部)不仅继承了雪窦山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秉持“人间佛教”的办学理念,是一所爱国爱教、管理规范、规模宏大、设施齐全、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的佛教学院,在此举办研究生论坛,希望各位学生珍惜机会,深入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亲身体验雪窦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出精彩的论文发表。


顾桃霖致辞


顾桃霖在讲话中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汲古润今,与古为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我们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佛教文化的生命力,应去粗取精,择善而用。二是文明互鉴,共谋发展。此次论坛的举办,是双方促进宗教学研究发展与深化,推动宗教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良好交流互鉴机会。通过学术交流与碰撞,凝聚起更多宗教领域的智慧和力量。三是正信正行,坚定道路。坚定道路自信,坚持正信正行,不断壮大哲学社会科学和宗教人才队伍,积极回应社会重要关切,推动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持定法师主持仪式


学术论坛


本次学术论坛以“之江问道”为主题,围绕佛教研究、道教研究、伊斯兰教研究、基督宗教研究和宗教学理论等五个专题展开讨论和对话。



研讨会现场


佛教研究方面分为三场:第一场由惟善副教授主持,四位研究生和一位法师先后发言,就佛教的无我与业报轮回说、部派分裂与戒律的关系、说一切有部的知觉观和、禅宗与唯识学的互通等议题展开讨论;第二场由张风雷教授主持,四位研究生分别就佛教的价值观、《续高僧传·玄奘传》的版本特征、唐宋禅宗的语言哲学、太虚大师“今菩萨行”的佛教经济伦理观等议题展开阐述;第三场由魏德东教授主持,三位研究生分别就净慧法师的僧伽教育思想、藏传佛教概念在当代的应用、胡塞尔“超越论还原”理论与唯识学“转依”理论的比较研究等话题展开讨论。


道教研究方面分为二场,均由姜守诚教授主持。第一场四位研究生分别就《真灵位业图》的鬼官谱系、李弘之谶探源、古灵宝经神仙观念的转变、唐前道教对“五月五”概念的改造与使用等话题展开讨论。第二场一位研究生和三位本科生分别就汉代西王母的形象研究、道教神仙观念中“人”的张力、沈曾植与道教研究、《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善恶报应观念等议题展开讨论。


伊斯兰教研究方面共有一场,由姜守诚教授主持,三位研究生分别就文化哲学视角下的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想、刘智与王阳明心性思想的比较、新柏拉图主义影响下的法拉比伊斯兰哲学等话题进行讨论。


基督宗教研究方面分为三场:第一场由张风雷教授主持,四位研究生分别就库萨哲学的历史定位、奥古斯丁对自杀的看法、基督教伦理下的自杀观、埃克哈特和马丁路德的神人学说等话题展开讨论;第二场由魏德东教授主持,三位研究生分别就普兰丁格的宗教哲学、康德道德证明的目的论阐释和康德《宗教》中的道德宗教教会论等议题进行阐述;第三场由张风雷教授主持,五位研究生分别就基督宗教在唐朝的历史轨迹与命运、天主教葬礼中国化历程、颜珰引起禁教令的原因、奋兴布道浪潮下的重庆神学院、明代京城显佑宫历史沿革等话题进行讨论。


宗教学理论方面共有一场,由惟善副教授主持,四位研究生和一位本科生分别就互联网使用与宗教性的联系、“institutional religion”与“diffused religion”翻译的思考、宗教民族主义、南怀瑾禅法中的安那般那法门、《叫魂》中的权力和宗教等话题展开阐述。


参加本次论坛的四十位研究生分别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专业和浙江佛学院(总部)。他们各自从哲学、历史学、宗教学、社会学等视角探讨不同宗教之道,并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方面,将宗教文化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探讨宗教中国化的相关议题。


合影


本届论坛期间,主承办方还将组织专家学者、与会师生前往雪窦山、天童寺、阿育王寺、七塔寺等著名道场考察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