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院师生的艺术修养,深化师生对弥勒文化的发展源流的了解和理解,6月15日晚,我院邀请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常青教授来我院作题为《布袋弥勒信仰及其艺术表现》的专题讲座。全体师生参加,教务主任道净法师主持本场讲座。
道净法师主持讲座
主讲人:常青教授
常青教授介绍了布袋和尚其人及文献资料的有关记载,进而从“布袋弥勒信仰”及“弥勒艺术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剖析。他以杭州飞来峰石灰岩第68号龛中的布袋弥勒及十八罗汉的造像为引,提出这些石刻造像的表现形式有无文献及图像方面的依据问题。关于石刻的创作时间,有学者认为可以追溯到元代。但常教授认为,应该是南宋艺术家们的作品。他引用不同文献史料分别论证了布袋弥勒形象,这些佐证的文献史料包括:北宋延寿《宗镜录》卷十九,北宋赞宁《宋高僧传》卷二十一,北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宋僧蕴闻《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二,南宋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二,明代僧人幻轮编《释鉴稽古略续集》卷一等。(讲述人的论证逻辑、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本文不赘述。)
根据常教授从艺术视角的观察,唐代以后的佛菩萨更趋向于中国化和世俗化,其中布袋弥勒造像和艺术表现手法的演变过程就是典型例子之一。有观点认为,唐代以降,宗教造像世俗化是宗教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佛教造像之所以能在唐代出现其世俗化现象,是和当时的文化背景分不开的,同时也是当时佛教自身观念方法的变化、佛教文化的普及,以及人们的心理需求的反映。这个过程也间接说明了佛教中国化正在从多个维度进行转变,并走向多元。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其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元代以后,布袋弥勒的形象受前人影响,其艺术表现形式得以延续,这一点在明代田汝成著的《西湖游览志余》卷十四中有叙述。
常教授认为,从所发现的两幅布袋弥勒碑拓作品——北宋年间崔白(约1070年)的绘画及另一副1223年的金代绘画作品来看,布袋弥勒的基本体态特征与元代基本一样,但造像人物的动作和雕刻技法却有差别。南宋画家直翁、胡直夫、梁楷的布袋图,以及飞来峰第45号龛中的布袋弥勒石像都说明了这一点。他认为,元代雕塑,以飞来峰第45号龛中的布袋弥勒为例,奠定了后世布袋弥勒的标准形象,并且在明代寺院中定型,流行并供奉于汉传佛教寺院天王殿正中间。
最后,在互动环节中,常教授对在场听众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