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佛教的人生观

来源:浙江佛学院 发布时间:2021-11-08


11月6日下午,我院常务副院长持定法师在知行楼阶梯教室为周末居士班学员作题为《一念之间》的专题讲座。法师从“五戒自在、业果负责、无我自主、知恩报恩、慈悲利他及知足不贪”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树立佛教的人生观。


一、五戒自在和业果负责的人生观


持定法师首先强调,很多人生中的问题,都是因一念之差而造成的,而这一念又与我们平常的思想观念有关。所以需要我们培养一种良好的思想观念,最基本且最难的就是从“心”开始,要时刻关照我们的内“心”。他举例说明了社会上人们因贪心不足而种下的种种苦果。他说,这些苦果都是由于不正当的意识行为引起的,人因思想的差别,其根源在于人心念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在佛教的理论中,反映为业力的推动,即身、口、意的行为差异,因为观念想法的不同,导致不同的行为。



法师说,由于佛教各派所依据的经典理论不同,因此对心的阐释呈现出了错综复杂的形态。然而,在身、口、意三业中,“心”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主控着我们的言语及行为。法师引经据典,介绍了佛教的最根本的修行方法如何“观心”,并通过观心、知心、治心,教导大家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树立正确人生观的佛教方法即修持五戒。五戒是人生的总则,如果我们遵守这个总则,我们的生活就自在,否则就痛苦。法师强调,持五戒的人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家庭、以及对社群的尊重和爱护。与此同时,还要对我们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谨“言”慎“行”,谨慎从事。这就是佛教所认为的“业果”思想。



二、无我自主的人生观


在对“无我”作解释时,法师说,人们一般认为有个恒常不变、亘古长存的绝对实体,这实体就是那个千变万化的现实世界背后不变的实体,人们叫做“灵魂”。佛教把这个灵魂称为“我”,所以叫“无我”。佛教认为,它只能产生“我”,“我的”之类有害的思想,自私的欲望、贪求、执着、憎恨、贡高、我慢等等。所以,佛教“无我”的启示,一是人只有自己努力,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二是对治贪得无厌,对欲乐,财富,权势的贪求与执着,也包括对意念、理想、观点、意见、理论、信仰的贪求与执着。



三、感恩、利他、不贪的人生观


最后,法师从建立感恩、利他、不贪的人生观三个方面做了阐述。他说,首先懂得反省的人,常常存感恩;懂得感恩的人,时时惜福惜缘。要感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与三宝恩。其次是培养慈悲心,慈悲就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也能过上和我们一样的生活,通过帮助他人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为我们所住的社会和平也出一份力;再者是要看破“五欲”(眼、耳、鼻、舌、身),也就是儒家讲的“财、色、名、食、睡。” “知足常乐”,不要贪求自己分外的,如贪污、行贿等,做好本分事,并且把它做好。佛教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五欲,目的就是为了破除对它的贪。